但求奋斗,无问西东——星河湾高中2018届毕业生周俊宇同学专访
周俊宇
星河湾双语学校
高中部2018届毕业生
?
2021年获波士顿大学
工学学士学位
?
IEEE-HKN电气与电子
工程师协会 荣誉学会成员
?
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机械工程
?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周俊宇在采访中一直提到的一句话,也仿佛是他的人生信条。
在入学星河湾高中之前,周俊宇的确过着和大部分国内学生一样平淡的生活,遵循父母预设的路线,在国内参加中考、高考。如果一切按部就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当然也会顺利而平坦。然而在中考的那一年,周俊宇突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想出国上大学,去看看世界。
于是,他选择了星河湾高中,为他的出国之路铺“地基”。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星校,周俊宇看中的是星校雄厚的师资力量、高兼容的教学模式,以及更适合国内学生的衔接性国际课程。“我当时一直是想着学成归国的,所以星河湾课程的‘中西合璧’很契合我的观念,中文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地理这些课,让我不会丢掉中华文化,非常有利于我们培养民族自豪感。”这种融合课程一方面为他树立了一重文化心理上的身份认同,也为他去美国求学架起了平稳过渡的桥梁。从小就想拆开触屏手机看看“屏幕怎么会一按就发光”的周俊宇,自然对电子工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高中按自己的喜好选修了计算机、物理等相关学科。但星校高难度的课程和全英文教学环境也给在教育赛道上“急转弯”的周俊宇带来不小的挑战:“从传统的刷题模式转过来,我一开始还不太适应,但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后就豁然开朗了。”作为美国大学预科课程,AP课程充分发挥了周俊宇的个人特长,帮助他在优势学科的学术能力上“未雨绸缪”。高中三年,他以坚持不懈的勤奋与刻苦攻克了七门AP考试,并如愿收到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录取通知。
几乎是第一次出国的周俊宇,刚来到美国大学的校园时,内心是有些忐忑的。但这份忐忑很快被打消了大半,因为他发现原来在美国的课堂上自己可以轻松“拿捏”,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课程的学习难度, 都应对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的学习能力,给他带来了充分的自信,他只用了三年就完成了本科的学习。他说:“这都得益于高中学过的AP课程,让我能够快速跟上高等教育的学习进度。相比周围很多没有学过AP课程的同学,我感觉自己的学业压力其实不大。”在波士顿大学,周俊宇同学连续三年荣获工程学院优秀学生称号,并在毕业的那一年受邀成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荣誉学会(IEEE-HKN)成员。
但在大学里,周俊宇也并非完全一帆风顺。美国开放式的教育风格更重视培养独立能力,没有辅导员“严盯”,没有家长们“力推”,想学就学,不想学也似乎没事;有问题主动去联系导师,否则导师也从来不会过问。这对有些“社恐”的周俊宇是不小的挑战。“在那种环境下,我当时有段时间挺迷茫的,不知道目标在哪。虽然看起来学习氛围并不‘卷’,但实质上班里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想学好全靠自律。”大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他茕茕孑立地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一年,学会了独立照顾自己。熬过了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周俊宇觉得自己蜕变了,不仅具备了独立规划的能力,而且个人行动的自主性也完全被激发了。
2021年,即将本科毕业的周俊宇又主动做出了一个选择:回国直博。“当时有很多朋友感到惊讶和疑惑,因为大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同学会选择留在美国,我当时也拿到了波士顿大学硕士全额奖学金。但我注意到这一年,国内的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等学校首次开通了海外学生直博的通道,鼓励留学生回国。”这条政策正中周俊宇的下怀。他想,当初在国外开拓眼界的目的已然达成,专业知识储备也很充分。既然最终要回国发展事业,何不提前开始准备,为未来积攒资源?于是,他毅然地报名了清华大学博士项目。这项政策要求海外学生的本科必须是来自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均靠前的知名院校,同时要接受专业知识与学术英语运用能力的严格考核。“笔试考察了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内容,都有一定难度。面试时教授们问了我很多非常专业的问题。但最终我还是被录取了。”周俊宇描述被清华录取的过程时,语气很平淡,仿佛一切只是顺水推舟。但平淡的背后是本科期间焚膏继晷的留学生活为他装备的底气。
?
在清华大学的诸多博士项目中,周俊宇以独到的眼光选择了车辆与运载学院,开始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经历了本科的工程基础教育之后,他要寻求更精细化的研究领域,瞄准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应用可能。他说:“我所研究的领域是条新兴赛道。作为中国学者,在这样的尖端技术领域中想要有所成就,还是国内的发展前景更开阔。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行业规模都属于国际领先,因此我们在国内的高端科研机构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大量资源。” 海外高校专业基础和国内顶尖技术平台的双重加持,激励了周俊宇在高精尖的技术领域钻研打磨。然而,周俊宇很少向身边人津津乐道这段登峰的经历,而是埋头当下,踏实地和同学们进行课题组的任务,奔波在不同的研讨会中,每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
回顾高中以来的经历,周俊宇笑言,父母从小为他计划的是读完国内高中、本科,然后出国读研、开拓事业;他却正好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径,走了一程“回旋镖”。在几个重大的决策时刻,固然有冲动和激情的因素,但冲动之后是冷静的头脑与发展的眼光,云程发轫,有备而来。“我认定的事都会坚定地做下去,不会回头。”周俊宇很少去反复咀嚼过程的意义,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做好当下的事,积累经历,摸索适合自己的路径。留学经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体验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打下专业基石;回国是他的初心,在机遇的蓝海中他可以更自由地遨游。以平常心走过这段征程,周俊宇发现,结果竟然还不错,也实现了最初的愿景。这个谦虚低调的男生始终强调自己的经历很平淡,但平淡中熠熠闪烁着的,是他一以贯之的处事原则:但求奋斗,无问西东。
?
?
文| 高怡
图| 周俊宇
编辑 | 曲昊睿
审核 | 苏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