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星校要闻 > 星校发展

点亮你心中的“大彗星”——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进星校

语言2024年1月10日,“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进校园”特邀了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简称:音乐剧《大彗星》)的主创和演员们走进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为星校师生呈现了一趟有声有色的艺术课。音乐剧《大彗星》由来自百老汇的创作团队,加上中方自己的创作而成。中西团队的合作、中西元素的融合,让这堂走进星校的艺术课充满了多元的魅力。

语言本场分享会以边讲边演的形式,介绍音乐剧《大彗星》的故事和创作历程,也为星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语言中方导演周笑微从主创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原创剧目和引进剧目在创作中的不同侧重,并分享了她在国际大组中的工作经验,及她对音乐剧国际制作的理解。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主演Kaye Tuckerman向师生介绍了音乐剧背后的动人故事。两位主讲还不约而同地提及了音乐剧中古典文学元素的重要性,“现在的读者依然能被那些距离我们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故事深深吸引,因为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的挣扎、战争与和平等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它们不仅在过去产生了影响,对现在乃至未来的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文学与音乐的碰撞、人文与艺术的结合,在音乐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引起了在场师生对于艺术学习的思考。

语言两位主讲人还介绍了人物塑造、舞美设计、音乐编排、现场乐队伴奏、舞台创新等要素,全面地向星校师生展现了一部音乐剧的创作过程。

语言主讲礼堂外的冷餐会现场,《大彗星》的演员们为师生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表演。

语言演员陈玉婷女士的独唱歌曲《Sonya Alone》,没有华丽的装饰,却动人地诉说着姐妹间的情谊。

语言四位光芒四射的舞者嘉宾陈铉之、杨镇羿、Ian Ward Brininstool、Daniel Stromfeld分享了他们与音乐剧的独特故事。

语言演员Bex Odorisio演唱歌曲《Charming》,爵士乐的唱腔、磁性的嗓音,俏皮地表达了女性之倔强不屈。

语言演员Naomi Diana的演唱曲目《No One Else》,以抒情女高音,将憧憬未来与畏惧现实的矛盾心情娓娓道来。

语言最后登场的是音乐剧中的男主角Cooper Grodin,他携来一曲《Dust & Ashes》,现场所有演员们的即兴和音,将整个大厅幻化成了音符的舞厅,美妙绝伦的听觉体验为演出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语言主创分享会及音乐剧演出结束后,星校学子还有幸采访了创作团队。高中音乐剧社的社员们就音乐剧创作及排演的问题,向演员们请教。导演周笑微和主演Kaye Tuckerman也亲切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周导演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出发,讲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及团队管理的理解——如何兼顾不同身份、如何与异己文化磨合、如何适应中美不同的戏剧市场等,这些主题引起了同学的思考。周导演不忘勉励同学,对所选专业、所处行业应抱有热情,这是成功的关键。Ms. Tuckerman也提及了个人成长经历,她将音乐生动地比作咖啡,正如咖啡在全球各地的不同风味一样,她也想用音乐这门共通的语言去沟通世界、连结人们,实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她还提到自己身为演员,对于角色抱有真诚、赤诚之心,并鼓励同学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也应当有一颗赤子之心。

语言得益于上海大剧院的“艺术课堂进校园”系列活动,音乐剧从“殿堂”走向了星校的“课堂”,星校学子得以不出校园即可领略艺术魅力。音乐剧社的一位社员准备了拍立得相机,在征得演员的同意后,留下了合影,并请求演员签名。“我以前就看过她好几部剧目的演出,我非常喜欢她。这种线下交流机会不可多得。”星校的艺术教育与上剧院的优质艺术资源相结合,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保驾护航,托举起学生的艺术之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