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主题专栏

从布兰迪斯到哈佛——开璞寻玉,璀璨终见 专访星河湾高中部2018届毕业生葛心颖

葛心颖,星河湾高中部2018届毕业生

学术经历

2018年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本科入学;

2022年获美国布兰迪斯大学 三学位

生物化学学士、商学学士及心理学学士;

2022年录取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

专业经历

Youshan Capital | Investment Analyst Intern

(Healthcare Team)

Harbour BioMed | Discovery Oncology Intern

L.E.K. Consulting | Consultant Assistant

Sanofi | Medical Genzyme(Dupilumab)Intern

有句很火的“金句”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然而,一路从旷野中走来,我们也总要从东驰西撞中找到前行的方向。高中阶段对很多莘莘学子及家长而言,或许就像身处旷野迷津。 高中教育的方向盘应当转向何处?如果说,高中之后是升入大学,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呢?

在充满“未知”和“不定”的人生征程中,我们不禁问起那个千古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第一个 “认识自我”的命题,恰恰是决定我们前行方向的灯塔。 星河湾高中相信,只有帮助学生找到定位,深挖潜力,才能让他们在山高路远的未来自如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容应对多元世界带来的多变挑战。

个人成长有阶段性,更有连续性。星校始终关注毕业生的发展动向,关心在星校的教育培养下, 学生的志趣和潜能如何得到持续激发,不断进步。最近,我们采访了星河湾高中2018届的校友葛心颖同学和她的家长。葛心颖在本科阶段选择了美国东北部小镇上的布兰迪斯大学。在这所中国学生并不算熟悉的大学里,她以强大的意志和执行力,在本科阶段挑战了高难度的三个主修专业。在生化、商科、心理学三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摸索中,她最终决定申请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项目,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招生官青眼,迅速被这所世界顶尖高校录取,实现了藤校学术梦。她的硕士导师甚至主动提出资助她申请博士学位。葛心颖同学这段一路探索、开璞寻玉的历程,给予踽踽彳亍的我们不少启发。

Q1

本科阶段在学习方面的挑战和收获有哪些?

葛心颖:(以下简称“葛”):我在本科期间主修了三个major,课程时间非常紧凑,这对时间管理和方法规划的要求较高,我学会了第一时间做好预复习。

其次,每个学科的能力要求迥异。有的课程必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presentation的要求较高。有的则侧重文献阅读和写作,需要磨练写作技巧。我意识到越到高阶课越需要理解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虽然triple major的确会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也是给自己的学习生活“换换脑子”,多元探索会让学习不那么枯燥。有时就是得逼自己一把,走出舒适区。

葛心颖家长(以下简称“家长”):作为家长,我们不时提醒孩子,当时离开舒适圈送她出国读书的目的,不为功利,而是希望她不断开拓眼界,结交优秀的人,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核心能力,输出自己的价值来回馈社会。

她高中确立下对生物化学的兴趣,本科时她进一步明确了免疫学这个研究方向并长期专注于此。她之所以被哈佛医学院录取,除了幸运之外,还有她持续探索和持续学习的热情。

Q2

本科获得三学位者可谓凤毛麟角

当初是怎么想要修三学位的?

葛:我在高中时就选了生化方向的高阶课程。当初选AP生物课时,尽管也听到不少课程的术语难度高、竞争激烈之类的顾虑,然而真正深研后发现对生物还是蛮感兴趣的,包括高中老师教得也很好,引领我对生物产生了持续的热情。最后申请大学时就结合了自己的兴趣和学校的学术优势,选了生物化学方向。

选择business的话主要是受父母所从事的行业的影响,他们说经济类是包罗万象的学科,就想了解一下,而且万一我生化学不下去了,还有个退路。但学下来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经济,高中学经济时就不太感兴趣,我更喜欢应用性的学科。所以学了经济反而让我确认我不想再学经济了。

学心理纯粹是因为好奇吧。因为以前很少接触人文社科类学科,而西方是社会科学的发源地呀,老师肯定会讲得很详细嘛。而且我们说健康,是身心两方面的,心理和生理相辅相成,我觉得心理学的知识能支撑我所学的生物、医学的健康知识。但考虑到就业的现实,最终还是选择生物医学方向。但总的来说,这三门学科都是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广泛的了解。

Q3

当时本科择校为什么会选择布兰迪斯?

葛:一般肯定会考虑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但我会更重视校区的地理位置。因为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如果单一地关注学校的学术地位,可能导致你对生活的环境不很如意,进而诸事不顺。而布兰迪斯地处波士顿闹中取静的区域,“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位置既营造了沉浸式学习的氛围,也可以在课余期间去体验一下新英格兰的风土人情,舒缓学习压力。

此外,布兰迪斯提供了适宜的校风文化,从faculty到staff都对学生充满了关爱,尤其对中国留学生十分尊重和欢迎,令我融入得十分顺利,所以我感到这所学校非常适合我。

家长:我们当时和孩子一起访校、咨询前辈的学习体验,最后由孩子自主决定选择了布兰迪斯。布兰迪斯立足于波士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良好、严谨的学风,孩子四年来的学习体验验证了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Q4

从国内基础教育

一路走到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

是怎样的经验和心情?

葛:高中阶段的经历为我的留学生活打下了重要基础。高中以前我学习的是国内课程,当时我在课堂问答都会胆怯。来到星河湾以后,这里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更高,也很平易近人,我也就敢在课堂开口了。

到大学后,我发现相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我们的英语基础无疑更扎实,在全英文环境下也不会有过高压力。加上我们的眼界格局更宽广,做事风格和思维模式上融入美国还是很顺利的。

后来,我在大二时了解到哈佛研究生院的项目,在大三大四时就着手准备。一方面努力提高GPA,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找实习机会,同时主动联系往年录取的学长、学姐,了解他们的profile。最后拿到哈佛的offer那一刻还是很激动的,但就读以后我认识到哈佛有太多优秀的人,还是要见贤思齐。

家长:孩子的起点很平凡,我们也没有给过很特殊的条件,所以很感谢星河湾高中三年一直在push着像我们这种工作较忙的家长去陪伴孩子走好每一步,特别是每一次的家长会都让我体会到学校对于每个孩子的关注和用心。

我认为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作为家长持续学习和修炼自己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学会了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尊重、更多的放手。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Q5

星河湾高中在教育方式上

令你感受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葛:星河湾的高中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高中的很多作业或考试的问题,都是free response,不会有固定的答案,改变了我以往追求唯一解的思维定势。这一点为我进入大学学习打下了重要基础,让我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星河湾的课程设置自由度较高,可以很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也促进自学能力。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也没有刷题的压力,有充裕的课余时间了解专业相关的、有趣的话题。

说到自由度,我认为高中阶段有试错机会是很重要的。之前提到我经历了从经济转生物的过程,我也是在高中明确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学科,所以后来及时调整了选课,并在后来影响到我的学术发展方向。

现在星河湾高中的课程科目选择性更多了,所以同学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课,感受下哪个更“好玩”。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放性、自由性的课程更利于鼓励大家在各个方面探索自己的兴趣。

星河湾对升学的规划抓得也很紧。我们一方面要在两年内平衡校内和校外的学术、考试,另一方面在申请季要把握好紧张的节奏,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在这一点上,我高中的班主任非常非常负责,会不停地问我们进程,指导我们升学的节奏。

家长:我们当初选择来到星河湾,是被星校的办学理念吸引:“中国核、世界流”、“出得去、回得来”、“扬长平短”,这十六个字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而且它有着优秀的师资资源。来到星河湾以后最大的感受是,学校有力地引导和激发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从国内课程转到融合课程,一开始肯定有逐步适应的过程,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最大的变化是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即将要留学的普通学生很重要,她会更关注自己内在需求,主动去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星校的课程设置让孩子有更多选择和探索,老师对孩子有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开启了孩子后来对于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研究的兴趣。

Q6

如何定义星河湾毕业的学生身上的“标签”?

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身边最优秀的同龄人大部分还是来自高中同学,他们是我很宝贵的财富。

我们很多星河湾毕业的同学在本科之后都能申请到藤校研究生,对我们而言难度没那么高;还有些同学能凭着个人的硬本事,在美国找到工作机会,即使在高中时他们可能平平无奇、不善言辞,但学习能力都相当扎实。我到大学后发现,星河湾的同学普遍更注重学术,行为道德上也不容易走偏,不会说没人管就放飞。这种对自身的高要求和高度自律能力,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身上是比较难得的。

Q7

对仍在为申请奋斗的

星河湾学弟学妹们及他们的家长

有什么想说的吗??

葛:好好享受学校,珍惜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课余时间多做社会活动。你需要和这个社会有连接,不能一本正经死读书。不接触世界会发生认知上的偏差,导致走上一条盲目的弯路。

在探索中挖掘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很重要。通过不同的活动反思,你可以尽早认识自己、定义自己的爱好。学术越深入越需要以兴趣为支持和驱动,否则后续会困难重重。同时,专业知识学得越深,人对世界认知越清晰准确。一定要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对于还在为申请奋斗的学生家长们,我想说,放下自己的焦虑,即使平凡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尊重、信任、鼓励他们,择校时要综合考虑排名、安全、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还要做到家校的紧密沟通,充分用好学校资源来服务于孩子的申请。

 

我们观察到,葛心颖同学从高中起,就强调清晰的自我认知。她专注于寻找个人兴趣,从选课到择校,从专业探索到专攻项目,她始终坚持探索,不怕试错,在上下求索、屡试不辍中看清了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每一步走踏实,没一步会踩空,她最终找到与个人适配度最高的选择,在学术追求中成功“登顶”。

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不确定”带来的迷茫、怀疑、焦虑,而当方向渐行渐明,我们就无惧更高远的目标。高中教育与其说是以升学为终点,不如说是奠基未来的起点。星河湾高中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发展需求, 坚信每个学生都孕育着自己的璞石,需要找到它,发掘它,雕琢它,而星校就是要 帮助学生在长期发展中认知自我,深挖潜力,从“不定”到“确定”,转“未知”为“已知”。期待星河湾的学子都能锐意探求,怀瑾握瑜,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璀璨生光。

文字:高怡

图片:葛心颖

编辑:曲昊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