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路 “星” 光,爱满 “圩” 园 ——星校师生受邀至上海金山区钱圩学校开展“劳动 + 美育”互动交流活动
积小善而成大爱,汇微光以暖人心。自2022年3月起,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与上海金山区钱圩学校结对共建,捐赠助学之路已走过三载春秋。为回馈星校长期以来的公益支持,钱圩学校特邀请星校师生入校交流,共赴一场沉浸式“劳动+美育”特色体验。
九月十二日下午,暖阳和煦,星校学生代表在唐继宏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钱圩学校,开启半日沉浸式交流之旅。这不仅是一次校际互动,更是一堂融乐趣与成长于一体的劳动美育实践课。
钱圩学校依托农村环境打造特色校园,绿茵绕池、田园盎然,沿途伫立的学生手工陶艺路牌造型生动,既具实用性又含美育巧思,让星校学生直观感受到“校园即课堂”的农村教育特色。
星校师生抵达后,钱圩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胡丹英,德育处主任高建飞热情接待。高建飞主任代表钱圩学校学生,向星校师生递上饱含谢意的感谢信;胡丹英校长则代表学校赠送锦旗,以表对星校长期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学校发展的真挚谢意。
两校学生围绕“成长与公益”主题展开深度交流:星校5年级1班孔靖雯(义卖会小组代表)分享义卖会筹备的点滴经历,同时向钱圩学校学生传递美好祝愿;钱圩学校五年级学生代表讲述星校捐款为校园生活带来的切实帮助,并表态将以勤勉学习回馈这份善意;星校“星火社”社长李恩睿分享公益社团的活动故事,让公益精神在交流中传递。两校学生围坐畅谈,聊学习、话生活,氛围轻松而融洽。
随后,在钱圩学校钱之英老师的带领下,星校师生走进陶艺工作室。钱老师细细讲述学校陶艺课程十余载的发展历程,星校学生则亲手体验陶土制作。在钱之英老师与钱圩学校“小助教”的耐心指导下,一个个圆润可爱的陶艺小柿子悄然成型——从揉泥、塑形到雕琢,学生全程沉浸其中,将“秋日丰收”的喜悦与“柿柿如意”的愿景融入指尖作品。
离开陶艺工作室,师生们来到“圩园小农场”。在钱彪老师的示范教学后,星校学生纷纷上手尝试松土、播种,亲手将一株株花菜苗植入土壤。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许多平日少见的蔬菜幼苗,兴致勃勃地观察、互动,不仅了解了花菜的生长周期与农村种植知识,更完整体验了花菜种植流程,在汗水里真切体会劳动的价值与自然的生机。
此次校际交流,是两校结对共建的又一次深度实践。从公益分享到陶艺创作,从农场劳作到心意传递,星校与钱圩学校以“劳动 + 美育”为纽带,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彼此心中播下了互助友爱的种子。未来,两校将继续以公益为桥、以特色课程为媒,为学生搭建更多成长交流的平台,让“益”路星光持续照亮乡村教育与学生成长的道路。
学生感想
01
牛锶颖
周五我们来到了钱圩学校,老师带我们来到了陶艺室,和他们学校的同学一起上陶艺课,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陶瓷的文化,让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捏个洞,一直不停地捏,做成一个小杯子的形状,往中间塞一团报纸,之后慢慢的像包汤圆一样封闭收口,接下来把它滚成一个圆;再取一些陶泥搓成四个小圆球,把它们捏成四个小水滴,用小木刀划上纹路,之后像四叶草一样粘在柿子的“头顶”。再做一个果蒂,这样“陶艺柿子”就完成了。我们看着手里的作品嘴角一直向上翘,太有成就感了。
感谢钱圩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用这个“柿子”做成一根友谊的丝带,希望大家事事如意。
02
孔靖雯
9月1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钱圩学校,我分享了我们学校举办义卖会时的情景和我们全校师生的热情。在钱圩学校的老师带领下,我们做了陶艺,还参观了小菜园。这是我们两校之间的友谊,也是我们共同种下的善意的种子。
03
周攸宁
星期五,我们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来到钱圩学校参加慈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代表的发言,我深刻感受到慈善的重要性。它是善意和温暖的传递。在义卖活动中,我们筹集的不仅是款项,更是爱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将身体力行,继续播种慈善的种子,积极参加更多慈善活动。
文:李恩睿 唐继宏
图片:唐继宏 钱圩学校
编辑:曲昊睿
指导老师:汪廷一 唐继宏
审核:马旦叶